乳制品進口熱還在不斷升溫。中國海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月中國進口包裝牛奶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進口量出現同比63%和32%的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國內企業(yè)“走出去”境外建廠,并將產品銷往國內帶來的進口量增加,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嬰幼兒配方奶粉一直以來是乳制品進口的熱門品類。據海關統(tǒng)計,嬰幼兒配方奶粉1-8月進口134312噸,同比增長32.3%,價值為18.3億美元,同比增長30.7%。進口總量的75%來自歐盟國家,其次是新西蘭占11%。其中荷蘭、愛爾蘭、新西蘭、德國和法國這五個國家約占中國總進口量的78.8%。具體分析,1-8月進口比去年同期增加3.28萬噸,其中41%來自荷蘭、 17%來自新西蘭、14%來自愛爾蘭、9%來自德國。新西蘭大幅增長,與中國企業(yè)如光明、雅士利等國外投資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工廠都在新西蘭,并陸續(xù)投產有密切關系。
價格方面,據海關統(tǒng)計,1-8月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均價為13627美元/噸,同比下降1.3%,8月進口價格為13455美元/噸,同比下降1.2%,環(huán)比上漲0.2%。
在行業(yè)人士看來,中國“二胎”政策的全面放開,讓嬰幼兒配方乳粉煥發(fā)更強的吸引力,正如上文所說,眾多國內企業(yè)紛紛走出國門,境外建廠,來提升品牌的價值,這促使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多了很多國內品牌國外制造的進口產品;除此之外,外資品牌寄予中國市場的期望也不小,包括雅培、美贊臣等多個品牌也紛紛推出原裝原罐產品來吸引消費者。
除了嬰幼兒配方奶粉外,液態(tài)奶也在逐漸加大進口量。據海關統(tǒng)計,8月進口包裝牛奶為5.57萬噸,同比增加30.5%,1-8月累計進口42.32萬噸,同比增加63.4%,預計全年進口量將達到70萬噸(絕大部分是UHT奶)。此外,進口奶并不再直接等同于高價,近年來進口液態(tài)奶的價格也在不斷下降,1-8月平均進口到岸價1004美元/噸,同比下降9%,8月均價為968美元/噸,同比下降2%。進口來源地區(qū)主要是歐盟國家,來自新西蘭的數量正在快速提升;來源企業(yè)也包括中國乳企“走出去”,又向國內出口的包裝牛奶。
數據顯示,自2008年來,中國進口包裝牛奶持續(xù)大幅增長,從2008年的7000多噸,增長到2015年的46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80%,中國已經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的包裝牛奶進口國。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以來高速增長的包裝牛奶進口,在今年7、8月增速明顯下降,分別為44%和35%。在行業(yè)人士看來,這也只是短暫現象,從進口數據看,大幅增長仍然是長久趨勢。
乳業(yè)專家宋亮分析稱,國內進口牛奶增長迅速,一方面是由于國內部分消費者對國產奶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是部分消費者存在心理選擇性消費,有獵奇心理,對進口產品有偏好。此外,由于國外原奶價格不斷下降,進口牛奶的價格更便宜,也促進了進口牛奶的銷售。
不過,液態(tài)奶進口量的加大對國內本土品牌的液態(tài)奶產品帶來了沖擊,且進口液態(tài)奶由于運輸時間長,頻頻出現質量問題,這也提醒了國內消費者,應理性看待進口乳制品。宋亮進而表示,在目前乳制品進口量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應盡快提高進口門檻。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預檢機制,統(tǒng)一檢測標準后,由生產國的檢測部門先預檢,而國內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也可以介入,避免問題產品輸入。同時還可以建立懲罰機制和預警機制,對頻繁出現質量問題的廠商產品應禁止其進口。而對于消費者而言,目前國內品牌牛奶的安全和品質均不遜于進口產品,應理性看待。